在追求与现实之间:读《伤逝》有感
作者:漓Li水
写作文网 xiezuowen.net
鲁迅先生的文章总让人觉得难以理解,《伤逝》也不例外。可就是这样一部仅二十多页的作品,却让我感到深深的惆怅。无论是涓生还是子君,都在向命运抗争,也都在慢慢接受命运。
读完《伤逝》,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句子是:"我是我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小说的命名"伤逝",就像余华的《活着》一样,充满了悲剧色彩和压抑感。
子君与当代的年轻人似乎有着相似的命运轨迹。当我们想要挣脱社会的束缚、追求自由时,现实却像无形的牢笼将我们困住。我不禁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时代,不知道现在的中国青年是否已经摆脱了冷漠和惰性,实现了向上攀登?
子君在追求的路上也遭遇过曙光:她曾经为了争取爱与婚姻抗争父亲,在两人新生活的筹划中展现出新时代女性的勇气。但当困境来临,涓生失业、两人搬入大杂院时,一切都开始发生变化。
她的生活重心逐渐转移,变得越来越关注世俗琐事。从养狗到为鸡油拌嘴,再到操持家务,这些变化是否反映了她内心深处对现实屈服的痕迹?
而涓生依然在坚持理想。虽然他的状态大不如前,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新生活的期待。直到阿随被送到土坑里,两人之间也渐渐产生了隔阂。
当看到"向着求生的道路,必须独自奋斗或携手并进,若只是依赖他人,便难逃共同的覆灭"时,令人不禁深思:是继续坚持理想还是安于现状?这或许是每个人在面对困境时都要做出的选择。
人生路上,我们或许会迷失方向,但始终要记得寻找一条不让自己后悔的道路。我想,这就是《伤逝》带给我最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