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
作者:逸云天外2
写作文网 xiezuowen.net
1935年五月,红军为北上抗日挺进至大渡河天险地区。该河流两岸皆是崇山峻岭,唯有一座铁索桥可供通行——泸定桥。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已派遣两个团驻守桥头,并正向此处增援两个旅的兵力,意图阻止红军北上。红四团在28日清晨接到上级指示:务必于次日黎明前夺取泸定桥。
此时红四团距离目标尚有240里之遥。在与敌方增援部队争夺行进速度的关键时刻,红四团昼夜兼程翻越崇山峻岭,在当晚七时已将行程缩短至110里。此时他们发现对岸火把相连,如同长蛇般向泸定桥方向移动。红军亦点燃火把,与敌军展开赛跑。
途中,敌人询问红军番号,战士们机智应对称自己为败退的"红军"。不料天降大雨,国民党军队被迫扎营驻守。趁此良机,红军立即熄灭灯火,在夜色掩护下悄然前行。
泸定桥由十三条铁索构成,两侧各有一根作为栏杆,桥面则由九根铁索架设木板而成,行军其上摇摆不定,犹如荡秋千。但此时桥面木板已被悉数拆除,仅剩铁索相连。
红四团随即展开攻势,号手们吹响冲锋号角,全团武器齐发,顿时山谷震荡。二连22名勇士冒着敌人密集火力,攀附铁索向对岸突进,后续三连则每人携带木板跟上协同作战。就在二连即将突破之际,狡猾的敌人突然施放火攻。此时红军战士如离弦之箭般穿越火海直捣城内。
经过两小时激战,守军被击溃逃窜,泸定桥落入红军手中。红四团成功夺取此关键通道,为长征立下重要功勋。后续部队顺利渡过大渡河,浩浩荡荡开赴抗日前线。
重读《飞夺泸定桥》,我仿佛再现了红军战士在崇山峻岭间与敌周旋的战斗情景:从团长、政委的临场指挥到突击队员冒死架桥,无一不展现红军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足球场上一次失误后的一次成功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这一点。当我最初固执单干时付出了代价,但在队友默契配合下最终实现了破门得分。这次对比使我明白:团队协作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启示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克难制胜。这不仅适用于战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适用。正是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