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生计:贫困山区儿童失学之思


作者:枫林晚霞1

写作文网 xiezuowen.net


希望,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概念。这好比地上的路,人走得多了,才渐渐有了清晰的轨迹。

今天,在语文课上,博学的老师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孩子辍学在家,而希望工程的资助从未间断。然而一个让人无奈的事实却浮出水面——失学儿童多来自农村家庭,这些家庭往往贫困且人口众多,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

学校旁边,阳光洒满大地,两个学生悠闲地聊着人生话题。这时,一位衣着考究的年轻人擦肩而过,嘴里还不停抽着烟。

学生甲感叹道:"哎呀,不读书的日子过得真滋润啊,难怪...

学生乙唉声叹气:"幸好我们快毕业了,不然想到这种境遇就心慌...

在另一个场景里,夕阳西下,村口的老槐树下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女孩。

外地人问她在这里做什么,

她说自己在等远打工的父亲回来,好送她去读书。

看着这些画面,我不禁想到:在希望工程实施多年后的今天,山村中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失学儿童?问题根源又在哪里呢?

在另一个场景里,阳光下,一群孩子在树荫下嬉戏玩耍。

两个乡村干部路过,讨论着扶贫资金的使用。

一个人叹息说:"这些不都是小根他家的孩子吗?

另一位点头称是...

当前,在一些地区仍存在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人们认为"不生不行",却忽视了人口过多对家庭生活的压力。

合上书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经过一番思考,我意识到,最大的困扰其实源于落后的思想观念。贫困导致多子,多子又加剧贫困。这种恶性循环何时才能打破?

单纯依靠外界资助("输血式扶贫")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提高全民的教育意识,树立少生优生的新观念。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这才是希望工程真正要实现的目标。

远处天边,一轮红日缓缓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