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邵伯湖
作者:溪语1
写作文网 xiezuowen.net
今天我和妈妈去邵伯湖游览了一番。
我们来到邵伯湖公园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拱形的大桥,横跨在大运河上。桥面很窄,只能容一辆小轿车通行。站在桥头往下看,河水在脚下流淌,我感到心惊胆战,生怕掉下去似的。
我们顺着大桥往前走,好不容易下了桥,我才松了一口气。妈妈说我是个“胆小鬼”。走到十字路口,根据路牌指引,我们来到了一号闸。中间有一座小铁桥,是供人们步行的。过了这座桥,便到了二号闸,它的形状和作用与一号闸类似。
继续往前走,看到一块路牌,上面有许多景点名称,如“小竹楼”、“小木屋”等。我们先去小竹楼观赏。这里的竹楼造型各异,不仅可供游人欣赏,还能提供休憩。最让我喜欢的是一个船型的小竹楼,设计得非常逼真,站在上面仿佛置身于一艘船上。
接着我们来到小木屋前,发现它已经很陈旧了,门也锁着,我们只好扫兴地离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玩具——“乘风破浪”。它是由木头组成的秋千,必须一步一步地走过去。我小心翼翼地上去尝试,木头晃动得厉害,先用左手拽住前面的绳子,再把左脚跨到木头上,接着右脚也跨了过去,才算突破了一道难关。就这样,一个一个地走过去,最终顺利走完了这个充满挑战的玩具。
当我们经过一号船闸时,突然听到“呜——”的一声巨响,我们期待已久的场景出现了:船只即将通过闸门!我兴奋得顾不上害怕,急忙跑过去观看。只见小铁桥像被吸进水里一样,缓缓地合拢,形成了一条畅通的河道,大船慢慢驶过,我的位置却感觉在往后移动,真是有趣极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斗野亭,它是北宋熙宁二年建造的。由于屡次迁移,最终在历史长河中淹没不见了。我叹了口气,责怪那些移走斗野亭的人。北宋时期,苏轼等七位贤士曾在这里吟诗作赋、谈天说地……至今还能看到他们留下的诗句。
走出大门时,我们不禁感叹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