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初中时,我看到同学李涛因长相普通、衣着随意而遭到同学们的疏远。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小学时期的顾山。那时的顾山因为外貌原因,同样经历了被同伴孤立的日子。
顾山是在五年级上学期转到我们班的。他有着一张圆圆的大脸,仿佛发酵过度的面饼;细长的眼睛总是低垂着;扁平的鼻子像被重拳击打过一般;乱糟糟的头发也遮掩不住那对惹人注目的招风耳。他的皮肤黝黑,常常显得脏兮兮的。
刚转学时,顾山寡言少语,总是独自一人。课间,他总是一个人抱着书本默默阅读,而我们则私底下称他为"傻呆子"。
一次作文课彻底改变了同学们对他的看法。那天,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作文。在我们的小组里,大家都不太欢迎他,只是各自低头想着自己的事情。
当老师让大家上讲台展示作文时,教室里寂静无声。大家都害怕被嘲笑。就在这时,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起:"老师,我来!"我们转头一看,竟是顾山!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
顾山涨红了脸,低着头快步走上讲台。刚开始他的语速很慢,声音细若蚊蝇,还时不时停顿。我们都等着看他出丑。然而渐渐地,他仿佛融入了作文的情境中,声音越来越富有感情。
当顾山读完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发现他不再是那个躲在角落里的"傻呆子"。
从那天起,同学们开始主动向他请教问题,也愿意和他一起玩耍。渐渐地,这个曾经内向沉默的男孩变得爱说爱笑起来。
小学毕业时,顾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初中。我把这段故事讲给新同学听:"请不要小看李涛,说不定哪天你们也会因为他身上隐藏的才华而惊讶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