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成功的道路上,季老在其著作《成功》中提出了一个精辟的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这个道理虽然浅显易懂,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难以真正理解与践行。当我们遭遇挫折时,总是能找到种种借口来为自己开脱,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那么,究竟什么是成功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非常精炼:“成功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这四个字足以概括其本质。季老进一步指出,人与天注定存在差异,这一点我们无法否认也无法改变。对于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应当保持客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切勿妄自尊大或过分自卑。
接下来是勤奋的重要性。如果缺乏努力,即便是天赋异禀的人,也会难以取得成就。从古至今流传的囊萤夜读、映雪读书等典故,无不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学业的精通在于勤奋而非玩乐,品格的塑造在于思考而非随波逐流。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格言。
再来看机遇这个因素。很多人往往忽视了机遇的重要性,其实机遇的存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可能带来突如其来的变化,完全超出个人的预料与掌控。季老以自身经历为例说:假如当年清华大学没有派遣他前往德国留学,他的整个人生轨迹可能会截然不同。
最后,我们应该从天资、勤奋和机遇这三大要素中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其中,天资是由上天注定的,机遇也是不期而遇的,这些都是人力难以左右的因素。唯独"勤奋"这一点,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把握和提升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借鉴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的观点,他总结了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三个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预期和目标确立的阶段。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奋斗与坚持的过程。
-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终于达成目标,找到真知灼见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王氏的这三个境界中,并没有特别提到天资和机遇的因素。这并非遗漏或疏忽,而是因为他从另外一个观察角度出发,专注于个人努力的过程和结果,而将其余因素隐含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