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渐浓的时节,我又添了一件衣裳。
在这样的秋天里行走,不冷不热最是舒适。凉风拂面,带来清醒与通透,仿佛连周遭的事物都变得格外清晰明了。
要说这份微妙却独特的感受,得追溯至"秋泓"读书的日子。
这个诗意的名字让我一见倾心——秋天的一泓清水,清澈明亮,温暖可人。记得父亲第一次带我造访时,小小的校园映入眼帘。
初来乍到的那天,秋季入学的第一堂课令我印象深刻。站在离太阳更近的小山顶上,迎接我的是早早苏醒的鸟儿和一位充满激情的语文教师。他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整个校园充满了琅琅书声。
英语课堂别有趣味。教室设在大梧桐树下,学生们围坐成圈。我们的英语老师笑容温暖,教授我们《雪绒花》这首歌时,连往日聒噪的蝉鸣都暂歇了片刻。
初二时光,校园愈发亲切。做早操时,我喜欢倚着栏杆远眺:三层的教学楼,残缺的旗杆,墙上斑驳的爬山虎...这些熟悉的景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到了初三,课业压力渐增,但即便在匆忙奔波中,我也总能在窗边寻得片刻宁静。秋日阳光透过枝叶洒落时分,总让我想起物理老师讲台上那个让我们追逐落叶的身影。
如今,物是人非,秋意依旧循环不息。往日的青葱岁月只能珍藏在记忆深处。正如那两句诗所言: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谅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