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块珙石。
与普通岩石相比,我的质地较为柔软,这让我常常成为他人的笑柄。由于无法用于砌筑房屋,我总被遗弃在冰冷坚硬的土壤中,承受着碎石的压迫,只能藉由沉睡来麻痹身体的疼痛。
一天,一缕温暖的阳光轻抚过我,我情不自禁睁开双眼,感受久违的光明。面前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身着墨竹图案的短衫与草鞋。他的目光饱含岁月的痕迹,轻轻将我拾起,用随身携带的小刀清理我的表面后,在阳光下端详。
"老哥,我们找到上好的墨玉了!"老人对着一旁的孩子说道。
那孩子虽稚气未脱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稳重。我隐约察觉他内心承载的责任感,这让他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沉重。
"师父,我们太久没遇到这么纯粹的墨玉了。"孩子回应道。
老人将我收入布袋,带回家中。他的居所简陋,只有十来平方米大小。门楣上挂着"横茅地"的牌匾。
入水清洗后,我的污垢被尽数祛除,备感舒适。老人抚摸着我,在沉思中度过时光。
一个月后的一个夜晚,师傅开始讲述珙石雕刻的奥秘:"方雕、镂雕、浅浮雕、深浮雕、圆雕、线刻......其中圆雕最为复杂。"边说着,他的刀尖在石头上游走,却又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再次苏醒时,我发现身处环境已大变样。原来是在那孩子的手中。听着他与买家的交谈后我才明白,我成了他们牟利的工具。
三个月后再见老人时,他已经病重在床。当我被孩子带回来时,看到的是师徒反目的情景。那个本应继承衣钵的徒弟用变卖家产的钱请人"教导"师傅,只为争夺我这块墨玉。
"师父,我们完全有能力过上好日子......"孩子的声音里满是责备。
老人只是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最终只留下一声叹息。
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违背道义与情感。如果能开口,我只想控诉这个冰冷无情的社会。
然而人们渐渐淡忘了所有:那门古老的手艺、那个坚持的传统艺人,以及一块沉默的墨玉...
我无声地落泪,在此后的岁月里,沦为一件冰冷而无灵魂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