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关羽在《诫子书》中说:"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最近,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了一篇名为《世界名人的那些故事》的文章。这本书介绍了许多为人类和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故事。
起初,我并未对此书抱有多大期待,只是简单地翻阅了一下。
然而,在观看电影《周恩来在这儿的四天》后,我又想起了这本书,并决定认真研读一遍。
书中有一篇文章名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得了数十万点赞。故事讲述了周恩来从小就热爱读书学习的经历:
一次,老师询问同学们为何读书。有的同学说是为了做官,有的说是为了父母,也有的说是为了财富。轮到周恩来时,他坚定地站起来,高举拳头说道:"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获得一份好工作?是为了追求权力?还是为了金钱?作为"00后"一代人,我们是否还能像周总理那样拥有如此远大的志向?
记得有一次,有同学议论:"只要考试成绩好,父母就会给我们买新手机、新平板电脑。"仿佛一切愿望都能轻易实现。
回想一下我自己:每次考试取得好成绩,不都是急着向父母要奖金去买吃穿用度吗?想到这里,我的脸不禁红了起来...
周恩来小时候生活在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当时的中国就像一块被列强争夺的肥肉,百姓生活困苦。
如今我们生于繁荣昌盛的新中国,真的不再需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了吗?其实,中国的强大之路才刚刚开始。
目前,我们不仅要面对美国等国家的遏制打压,还要应对台湾分裂势力的干扰破坏。实现祖国统一的目标尚未完成,中国这只"东亚睡狮"才刚醒来...
在优越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我们,是否更应该肩负起上辈先贤的重担?为让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而努力读书。
想想那些生活条件艰苦的同学: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还在为求学之路艰难挣扎。"希望工程"中那双求知的大眼睛曾打动过无数人的心。
现在我们拥有了更好的学习条件,难道不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当年,周恩来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读书,为了人民不再受压迫剥削而发奋图强。
生活在和平与发展时代的我们,不是更应该努力为"唤醒沉睡的亚洲雄狮"贡献力量么?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吧、再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