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教我的第一首古诗是《悯农》。记得那时候,她还为我买了一本《弟子规》,那是我最早接触的书籍之一。稍大些后,妈妈又给我带来了《三字经》。书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让我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长大一点后,我进入了幼儿园时代。这一阶段,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本叫《小房子》的故事书。故事讲述了一座位于森林里的小木屋渴望探索外面世界的心路历程。当得知不能入住摩天大楼时,它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本书常常让我爱不释手,就连上厕所时也要带着看,生怕书页被弄脏。后来我索要了书皮来保护它,这让我明白了书籍的价值。
进入小学后,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书是神奇的魔法师,也是打开世界的钥匙"。学校图书馆里种类繁多的书籍,让我们得以结识许多新朋友——有解答好奇的《十万个为什么》,有趣味横生的《米小圈上学记》,还有充满想象的《安徒生童话》系列。这些好伙伴陪伴着我度过无数有趣的课余时光。
如今回想起这些阅读经历,心中满是感激。我要感谢妈妈最初的引导,感谢老师耐心的教导,更要感谢这一路以来陪伴我的好书。正是通过它们,我才得以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崭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