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放手
我们总是难以想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可以深沉到何种程度,也不曾想过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因爱而守护的纯粹情感。
今天要说的不是世间的情爱,而是母亲对女儿那无与伦比的深切眷恋。当瑞穗在泳池中溺亡,医生判定其脑部已无知觉时,身为父母难免会有侥幸心理。在日本,只有在取得捐献器官同意的情况下才可正式宣告脑死亡。
经过反复思量和痛苦抉择后,熏子夫妇决定为女儿办理器官捐献手续。他们坚信瑞穗生前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定会愿意帮助他人。然而,在与女儿最后诀别时,瑞穗的手似乎有轻微的动弹,这让熏子瞬间动摇,重新燃起了对女儿生存的希望。
此后,熏子开始学习护理技能,将女儿接回家中亲自照料。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停止,瑞穗的身体依然在无意识中缓慢成长。转机出现在一场意外:当生人的老师新章房子为她朗诵时,她的身体出现了微弱反应;当熏子假扮老师与募捐者接触时;当生人因姐姐被嘲笑而难过之时...
尽管如此,和昌提出了质问:"现在在家里的究竟是病人,还是逝者?"这令人深思的问题直指问题本质。无论怎样定义,在母亲心中,守护的始终是自己的女儿。
在一个生人的生日宴后之夜,瑞穗仿佛真的站了起来,对熏子说:"妈妈,我走吧!"这一刻,母亲才真正接受了女儿离世的事实。
最终,瑞穗的心脏被移植给了宗吾——那个最初见到瑞穗时曾感叹她睡相好的小男孩。客观而言,这种坚持似乎无意义可言。然而,母爱的重量岂能轻易评判?美晴、若叶等亲友看在眼里,却不得不保持沉默。
这份固执的爱已使熏子迷失自我:为照顾女儿放弃了一切,甚至无视他人眼光。这般执着是否过分了呢?当生人开学那天,其他孩子用异样的目光看待坐在轮椅上的瑞穗时,这个刚入学的小孩要承受怎样的屈辱和压力...
爱,有时需要勇气去放手。面对至亲的离去,守护与放手之间的挣扎,是每位父母都要面临的艰难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