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友小林一迈进寝室门,就开始吐槽:"老师布置这么多作业,真是的,一点都不知道体谅我们学生。"听到这些话语,我心里猛地揪了一下。不是因为她的牢骚话有多新鲜,而是因为这话竟然是从小林嘴里说出——那个我一向认为最贴心、最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女孩。
我曾一直将她视为完美的代名词:善良单纯、体贴懂事、勤奋上进……可这一刻,我才惊觉,原来所谓的完美印象,不过是我一厢情愿的想象。原来哪怕是再优秀的人,也会有不完美的一面:会抱怨、会困惑、甚至会表现出令人意外的情绪。
虽然我常常自我反省,但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并非完人——毛病一堆,心性不够坚韧。正因为如此,我才加倍努力去追求"完美"。每当遇到类似的事情,我的内心总会展开一场对话:
一个声音说:"她一定是故意的,想多看几遍才还书。真是烦死了!" 另一个声音回应:"她可能只是忘了,我们要学会体谅他人。"
我选择相信后者,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同学的行为。但每当那个偏激的想法冒出来时,我又感到不安——觉得自己不够包容、不够善良。可后来我读到一段话,让我豁然开朗:
"琢玉过程,为求完美,需剔除杂质;正是有了缺憾,才显珍贵。所以,完美的存在必以另一种形式的不完美为基础。世间的万物与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内心仿佛被一阵清风拂过。困扰我多日的迷惑烟消云散,那盏指路明灯越发清晰。原来,缺陷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就像同学甲虽然会抱怨,可这不正是年轻人释放压力的方式么?发泄之后,她反而能更平静地面对作业。正是这份小缺憾,反衬出人性的真实与可爱。追求完美需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不完美,因为有了"不完美",才会有不懈的改进空间。
就像电视剧《美丽99》,虽然不及格,却更具人间烟火气。这个"99%"式的缺憾,反而成就了它独特的魅力。或许,正是这些永远无法达到的"百分之百",才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