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讲述了主人公在荒岛上克服重重困难、顽强生存的经历。作品以真实自然的笔触描绘了鲁滨逊种植庄稼、建造木屋,在孤岛上努力求生的过程。然而,他心中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始终无法放下,最终在经历种种失败后于1868年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英国。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扉页时,映入眼帘的献词写道:"谨以此书奉献给那些时时处处依赖父母、依赖学校的青少年朋友们。"这句话让我内心泛起一阵莫名的抗拒。我们何尝不都是这样?任性、娇气、依赖性强却动手能力差,这是我们身上难以否认的缺点。但我们又不甘心承认这一点,总渴望做得更好。可为何周围的人总是用这顶"帽子"来框定我们的形象呢?
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疑问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浮现:如果我是鲁滨逊...
在暴风雨中船毁人亡之际,我会像他那样继续坚定远航的决心吗?不会,因为我缺乏直面困难的勇气。
身处荒无人烟的孤岛,在绝望中挣扎时,我能像他那样重拾希望、积极自救吗?不能,因为我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面对野人以人为宴的恐怖场景,我会勇敢地站出来与他们搏斗吗?不会,我只会选择逃避,因为我缺乏舍身相助的胆识...
这些发问让我不得不正视自己的软弱。从出生到背上书包的一天,我们都在父母、学校的庇护下成长,走过了无数平坦的道路。而我们却常常心怀不满,抱怨这抱怨那。细细想来,我们其实从未真正经历过生活的艰难困苦,能吃饱穿暖、接受教育、享受关爱,这本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