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初生活在森林之中,自学会直立行走、双手能够进行复杂动作后,便开始在各地建立起简朴的居所。这些最初的聚居地演变成了村落,再逐步发展成为现今的农村社会。
在乡村,人们的生活与土地紧密相连。古老的青石板铺就的小径,白灰砌筑的大石头房屋,还有那崭新的红砖水泥建筑,构成了一幅古朴的画卷。那时的人们家中还留着老式的黑白电视机,每家每户都有洗衣板,家用电器也多处于半新不旧的状态。
步入城市,映入眼帘的是林立的高楼大厦。雪白的外墙、整齐排列的空调机、铝合金门窗以及宽敞明亮的房间,无不彰显着现代化的气息。彩色电视、笔记本电脑、自动洗衣机等物品,在这里也已成为寻常之物。
城市的餐桌丰富奢华,鸡鸭鱼肉、汉堡薯条随时可得,奶制品的新鲜美味更是不在话下。然而,小孩子却变得愈发挑剔,连比萨也要指定意大利风味。相反,在农村,小米面条和白米饭就是最美好的享受。萝卜白菜配着咸菜,再加上一碗绿豆小米汤,便能让人吃得心满意足。偶尔有肉类的调剂,也仅是简单改善生活罢了。
在城市中,肥胖问题日益突出,许多人终日为体重困扰,咨询营养专家更是家常便饭。而在农村,人们保持着健康匀称的体态,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显得结实强壮。
城市的儿童仿佛被困在了"牢笼"里,与自然渐行渐远。即便有标本馆这样的场所,也无法真正感受大自然的生命气息。相比之下,在乡村的孩子们却能自由自在地奔跑玩耍:炎热的夏日里树上摘鸟蛋、河中嬉戏,寒冷的冬季堆雪人、打雪仗,完全沉浸在自然之中。
城市里的居住环境虽便利,但人们之间却日渐疏离。高墙深门阻隔了邻里的交流,即便近在咫尺也如同陌路,邻里之情日益淡漠。而乡村里的人们则保持着串门的习惯,逢遇必问家常里短;遇上喜事更是要邀请四邻共享欢愉。
城市的繁华背后是垃圾的泛滥成灾,随之而来的是蚊蝇孳生。都市人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却也带来了随手丢弃的垃圾和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倒是农村保持着一份质朴与纯净,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仍坚守着人性本真的可贵。
同样是这片蓝天下的人民,为何差距如此之大?还好,乡村的淳朴依然存在,人性的光辉并未完全泯灭。期待有一天,城乡能够交融互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时的人们便不再是"城里人"或"乡下人"的区别,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