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称小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称"冬节"。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冬至线),北半球迎来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时节。
秉承传统习俗,在冬至这天,人们常绘制一枝梅花,用墨笔勾勒出九九八十一朵花。随后,每天以红笔或黑笔涂染一朵花瓣,待八十一天过去、花瓣全部完成时,春天也便随之而来,这便是"九九消寒图"。此外,还有将此消寒形式制成横十画、竖十画的方块图表,共九九八十一格。每天填写一格,直至表格填满,称为"九九消寒表"。
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消寒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其中最为文雅的当属"九九消寒迎春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人们每日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书写"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则对应"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构思精巧、妙趣横生。
今年冬至,我特意品尝了香甜的汤圆,寓意长一岁。借此古人的智慧,亲手制作了一张"九九消寒表"。当我将这八十一天格子逐一填满,想必窗外已是春意盎然的景象:百花绽放、百鸟争鸣,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即将在眼前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