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彭公外婆家,还未进屋便闻到一阵浓香扑鼻而来。我立刻想到了外婆总会为我准备的最爱——毛笋干炖肉。此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那锅正在咕嘟冒泡的毛笋与肥瘦相间的猪肉交织在一起的画面。
看到在灶台前忙碌的外婆,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她的衣角说:"外婆,我想吃那个毛笋干炖肉都想了好几天了!"外婆慈爱地看着我,轻轻拍了拍我的头。
"急什么呢,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外婆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轻声说,"烧毛笋干可是个慢功夫呢。"话音未落,厨房里已经飘来阵阵诱人的香气,混合着山间竹林的清新气息。
揭开锅盖的那一刻,我简直要看花了眼:褐色的笋干在热气腾腾中若隐若现,红烧肉块衬托得格外诱人。轻轻地尝了一口,鲜美的汤汁在口中四溅,肉香浓郁却并不油腻,笋的清香与肉的醇厚完美融合。
饭后午休时分,外婆提议带我去后山挖毛笋,我自然是满心欢喜。在郁郁葱葱的竹林里,我们顺着蜿蜒的小路前行,外婆一边走一边给我讲着挑选毛笋的诀窍:"刚冒出土尖儿的可不行,得等它探出个头来才最好吃。"
经过一番搜寻,终于找到了几根符合条件的毛笋。在外婆指导下,爸爸小心地用锄头将泥土刨开,一个肥大的笋体展现出来,我不由得欢呼起来。外婆轻声笑着说:"这丫头,倒忘了自己小脸蛋上还沾着泥呢!"
午后归来带着满满的收获,在外婆的指导下开始了制作毛笋干的过程。她熟练地剥去笋壳,将筍对半切开放入大锅中加盐煮制。待笋变软后,外婆用保鲜袋压出水分,这可是使笋干更加美味的关键步骤。
接下来的日子里,外婆每天都会把制作好的毛笋干放在竹匾上晾晒,直到它们变得干爽结盐为止。而我,则在外婆的指导下,渐渐学会了挑选、挖取和初步加工毛笋的技巧。
当看到外婆将浸软洗净的毛笋干切段入锅,加入白糖、酱油和大块猪肉慢火熬炖时,屋内又充满了诱人的香气。经过这样处理的毛笋干,口感更是鲜嫩可口,肉烂油香却不腻味,令人回味无穷。
每次临别外婆家,外婆总会装给我一大包自己制作的毛笋干。她常说:"山里的笋最是地道。"确实如此,在我看来外婆做的毛笋干炖肉,不仅承载着家乡的味道,更饱含着对儿孙深深的爱意,这才是它的独特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