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最初读来稍显平淡,但随着故事展开,逐渐被深深吸引。这部作品展现了一个颠覆常规的人生选择:一个人可以为了心中的热爱,放弃世人眼中的完美生活。
作品以法国著名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讲述了一位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的传奇。他曾是伦敦令人羡慕的"人生赢家"——优渥的收入、美满的家庭,但这一切在他决定追随内心时瞬间坍塌。
面对世俗的不解与责难,主人公给出了令人心酸的答案:"我对孩子们没有特殊感情","爱情只会干扰我创作"。这种决绝不是冷漠无情,而是一个艺术家对理想的虔诚。
放弃安逸需要巨大的勇气。在追寻艺术的过程中,思特里克兰德品尝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贫困、病痛接踵而来,甚至一度失明。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沉浸在创作中无法自拔。
毛姆借书中写道:"做自己热爱的事,栖居于理想的环境,淡泊宁静地生活,这真的就是糟蹋生命吗?反观那些功成名就者的生活,是否就一定完美无缺?"
一个人如何定义生活的价值,决定了他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在他人看来一无是处的思特里克兰德,在追寻艺术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自我实现。
或许我们无法理解他的选择,但不得不承认:能够为了内心所爱放弃一切的人,某种程度上也是最幸福的那人——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月亮,而大多数人仍在追逐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