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这个词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翻开了新华词典寻找答案。
词典上说,“滋味”的解释指向另一个词条“味道”,而“味道”又指引向“滋味”。如此循环往复,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在词条下方还有一行注释:“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酸甜苦辣咸)。”这样的解释总算让我明白了几分。
要说对“滋味”的深刻理解,不得不提两种特别的体验:一是众所周知的魔鬼糖,二是——先卖个关子。
这种童年时代的糖果如今在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它最独特的地方在于仅有内芯是甜的,又香又甜;而外皮则又酸又苦又硬。有趣的是,如果蘸上辣椒酱食用,还能尝到辣味。
享受糖心是种美好体验,但要吃那层外皮却是一种煎熬。不过有些“机灵”的小朋友想出了各种破解之道:比如让别人帮忙含化糖皮、用砖头砸碎糖果等方法。然而这些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反而徒增了许多烦恼。
面对无奈的选择,我们只得硬着头皮上阵:“捏着鼻子”将糖果放进嘴里——那一刻的感受,就像先喝陈醋,再吃苦胆;宛如吞下火焰,又如同咀嚼食盐。酸、苦、辣、咸四种味道轮番上阵。
终于,在万般煎熬之后,糖心的甜味浮现出来,令人长舒一口气。
这一刻,孩子们会不自觉地眯起眼睛,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仿佛品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口腔中的余香久久不散,那是一种甜蜜的回味,更是一份成就感的体现。
最后差点忘了另一个理解“滋味”的角度:人生百态,正如魔鬼糖的滋味一样丰富而深刻。若是要简单定义“人生”,或许可以借用这个甜蜜的经验——“人生”的滋味,请见“魔鬼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