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都要有一名"小小医救员"。我们班经过民主选举,由学习成绩优异、做事认真细致的小黄同学——黄嘉亮担任这个光荣的职务。
刚开学的日子里,小黄总是跃跃欲试,期盼着能有机会施展他的急救技能。然而,一连许多天过去了,班级里却平安无事,没有一个人出现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擦伤。
直到那天体育课上,我不慎摔倒,左胳膊被划破了一道口子,渗出星星点点的血珠。我正想去找创可贴处理伤口,小黄同学已经拿着他的急救包飞快地向我奔来。
打开急救包的那一刻,连我这个"伤者"都感到意外:里面竟然配备着各种专业医疗器具——消毒棉球、碘酒瓶、止血带、呼吸膜……甚至还有整套的小型手术器械。面对我的惊讶,小黄开始用专业术语向我解释:"这样的伤口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程序。"
虽然有些夸张,但不得不佩服他的认真态度。他小心翼翼地为我处理伤口,反复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消毒过程中,我不小心碰掉了几次棉球,但他总是立即捡起来继续使用,生怕浪费任何一点消毒材料。
伤口处理完毕后,我又生出了另一个疑问——为什么不用创可贴?小黄略显尴尬地解释道:"这种情况还是需要彻底包扎处理。"说着,他熟练地拿出了绷带开始为我包扎,并展示了他的拿手绝活——虽然包扎得无可挑剔,但结果却让我无法正常活动手臂。
看着同学们忍俊不禁的表情,老师也感到哭笑不得。我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放学时,妈妈看到我裹着绷带的模样嚇了一跳,还以为我骨折了。当我解释清楚后,她半信半疑地查看了我的伤口,最后还是认真地帮我拆除了绷带,看着这"大材小用"的包扎,不禁哭笑不得。
经过这次事件,我们终于体会到了班级里有这么一位尽职尽责的小小急救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真是让人又惊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