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外公在一起生活的那些日子,是他教我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和事。记忆中外公总是坐在石椅上与村里的几位长者对弈,他们一边下棋,一边交谈着,话题中时常会提到"中国式教育"这个词语。那时年幼的我,望着棋盘上那密密麻麻的棋子,满是不解:这不过是些普通的棋局,何以要用这样的比喻?直到某日,我无意间听见几位老人谈论:"这一盘棋,就和咱们的教育制度一样......"才恍然大悟。原来,在他们眼里,下棋的过程竟与教育的路途相映成趣。
当我真正开始接触学校生活后,"中国式教育"这个词语出现得愈加频繁。网络上有人把它称为"横跳",字里行间流露出诸多不满。我也曾试图摆脱它的束缚,期望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然而,在那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中,我才明白突破并非易事。仿佛置身于一个深不见底的坑洞,每一次努力向上攀登都会在滑落的过程中留下痕迹。四周空旷寂静,唯有自己的一腔孤勇。
随着时光流逝,很多曾经执念般的想法渐渐淡化了。也许是因为不再纠结,也许是因为慢慢学会了接纳。我开始主动去感受"中国式教育"的脉动,在诗词歌赋中寻找它的影子。这种探索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生活。有一天,当我翻开古典书籍,细细品味其中韵味时,忽然间通透了许多。
现在想来,或许每个事物都有它独特的美。"中国式教育"就像是一个历经千年的老物件,虽外表不再崭新,却蕴含着深沉的历史积淀。它的力量是绵长的,如同流水滋润心田,在文化的土壤中培育出不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