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让人感到似曾相识的场景。每年八月底离别时,天空总会飘起绵绵细雨。这柔情似水的画面总是惹人伤感,微风轻拂额前刘海,却带不走内心深处的愁绪,仿佛嘲笑般,耳边回荡着离别的低语。
初三那年的冲刺阶段简直是煎熬的日子。白天的时间总觉得太短,而短暂的黑夜又总让人难以入眠。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连吃饭都是小跑着去,午休时间也无一人离开教室。老师常说,看着你们真是太心疼了,现在的学生压力太大了。
可这样的话又有何用呢?大家都在努力,随波逐流才是最明智的选择,稍微懈怠一点便会感到愧疚不安。临近中考的那几天拍毕业照时,我还以为那是整个初三最轻松的一天。大家说说笑笑,人手一台相机,场面热闹非凡。然而桌上堆积的同学录却让人无语,毕竟那天学校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却又少了些平日里常见的理化试卷。
回到家后,期待已久的假期终于开始了,可日子却平淡如水般流淌着,再也找不到当初对成绩揭晓时那份忐忑与期待的心情。因为身边没有了同学的拼搏身影,我也变得懒散起来。当初信誓旦旦要自学高中课程,到现在一本都没看完。
记得中考成绩公布的那个午后,七月的热浪像要把人蒸化。我恰好在老家,手机没信号,座机也欠费停用。就靠着母亲偶尔打来的电话,得知了成绩和排名,还不错。那时只想快点考上本校高中,至于要奖励则只是想想罢了。
后来总和以前的同学出去玩,每天换一拨人。我们这座小城很小,电影院单游泳池都在装修,让原本就安静的地方更显冷清。孩子们都希望能看到小城往日的辉煌,却只看到了满目疮痍般的伤痕。其实它曾是渭北一个大县,还出过王鼎、杨虎城这样的伟人。如今小城依然保持着先辈们的气质,连电视台前来报道时,本想赞扬一番却反成了讽刺——讽刺这里的人们虽贫困却爱面子讲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