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爷爷是一名志愿者,去年春天他在校园网上读到一篇关于志愿服务的文章,内心深受触动。文章中提到的无数无偿奉献时间、默默为社会付出的志愿者们,让他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
六十多岁的方爷爷已是满头银发,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他是一名退休工人,虽然身患残疾,行走不便,但仍坚持投身志愿服务。即使烈日炎炎或是寒风刺骨,他都一如既往来社区义务劳动,默默无闻地为居民们服务。
平日里,方爷爷总是拿着扫帚,边走路边哼着小调。他的身影穿梭在楼道和街道间,不厌其烦地清扫每一个角落,直至它们焕发光彩。有时,他会和邻居们一起下棋、遛鸟,或是在社区的文化广场上打太极。
尽管方爷爷古道热肠,但年轻时因工人阶级特有的黝黑肤色和浓重的"一字眉",让人第一印象有些"另类"。这让他在校园里被学生们戏称为“老黑头”。然而,在一次偶遇后,我对方爷爷的看法彻底改变了。
那天阴雨绵绵,我因为忘记带伞而淋湿了头发。就在无助之时,方爷爷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将一把草绿色的雨伞塞给我,连声道别后便消失在风雨中。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太过肤浅,竟因为他外表的原因而忽视了他内心的善良。
从那以后,“老黑头”这个不敬称再也说不出口。每当见到方爷爷,我都会亲切地称呼一声“方爷爷”。通过这件事,我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不需要华丽语言修饰的伟大行为。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尊重身边的志愿者,更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尽己所能、不求回报地付出,这就是对志愿者最好的致敬方式。
愿像方爷爷这样的好人,每天都被温暖包围;也愿志愿服务这棵大树,永远郁郁葱葱,造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