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江面上。
我在梦中看见一位高大的身影,他披散着头发,独自伫立于江边。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充满了对故土的牵挂和对苍生的悲悯——这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千古留韵的爱国诗人屈原。
世人多仰慕苏轼"大江东去"的豪迈气概,也有人向往陶渊明归隐田园的闲适生活,更有人为李白"抽刀断水"的愁绪所打动。但我唯独敬仰《史记》中那个栩栩如生、令人高山仰止的形象——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他留给后世的呐喊,饱含着对天下苍生的深切关怀,又蕴含着难以言说的孤独。他面对滔滔江水,似在寻求心灵的答案;他志存高远,在浊世中始终坚持自我。
据我所知,屈原选择投江自尽时毫不犹豫,是为了坚守自己的节操。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赛龙舟、包粽子,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即使时光流转,他的精神品格依然深深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
我从梦中惊醒,望着窗外的明月。屈原的形象仿佛仍在江边徘徊,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瘦却挺拔。那轮千年如一的月亮,依旧照亮今人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