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智慧源于不断的思考与反省,这种自我更新的能力正是人性的重要特征。
纵观历史长河,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个体,都难免会犯错。秦始皇统一六国固然成就伟业,但其后施行的暴政却使大秦帝国仅存二世便走向灭亡。建国后的三十年间,我国虽取得三大改造的巨大成就,但在某些重大决策上也出现了偏差,这些错误导致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实验的失败。更有甚者,在十年动乱期间,文化遭受到严重破坏,教育体系几近瘫痪。
但正是由于错误的存在,我们才学会了反思。秦朝灭亡后,汉承其弊实现了长治久安;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及时总结教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使中国步入了经济发展快车道。
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重蹈覆辙。正如雨果所说:"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人无完人,谁能避免失误?关键在于犯错后能否勇于反思、及时改正。
对待错误的态度迥然有别:有人选择逃避,有人却从中汲取智慧。真正可怕的是固执己见、讳疾忌医。将这些失误视为前进路上的坑洼,认真对待每一次挫折,恰恰能够帮助我们积累经验、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