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自小生长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年仅三十七岁时,他通过科举考试高中进士,便离开家乡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数十年过去了,功成名就的贺知章对故乡愈发思念。
在一个寻常的日子里,贺知章坐在井边小憩,望着水面中的倒影,不禁思绪万千。虽然乡音依旧未改,但两鬓斑白的他已不再年轻。于是,他决定辞去官职,踏上归乡之路。历经长途跋涉,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
回到家乡后,贺知章漫步于熟悉的小路上,发现村中的景致一如往昔:远处群山巍峨,白云缭绕;山下绿草如茵,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整齐洁净的房屋错落有致。然而人已物是,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在村口,贺知章遇到了几个正在嬉戏玩耍的孩子。孩子们见到这位陌生人,好奇地围上来,天真烂漫地问道:"您是从哪里来的呀?"这句话让贺知章既感欣慰又有些伤怀,心想自己果真老了,连故乡的孩子们都已不相识。
怀着复杂的心情,贺知章回到家中,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篇: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