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白日的余温仍在空气中流转。六七点时分,天边泛起淡淡的亮意,薄纱般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空,夕阳的光辉轻抚过这座城市。
成排的建筑之间,车流如织。喧嚣中夹杂着甜腻的晚饭香气,那一刻,连鸣笛声都变得不再刺耳。天色渐暗,我选择避开那喧闹的人群,沿着河边骑行。河岸两旁是一排整齐的柳树,墙角、砖缝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杂草。最常见的,是那些成丛生长的大扇叶植物,桔色的叶片上布满细密的绒毛,柔软得仿佛桃子表皮。
风起时,枝叶摇曳,正如顾城诗中所写:"风在吹,草在结它的籽"。暮色渐浓,不一会儿便伸手不见五指。到家时雨已悄然落下,细密的雨丝模糊了灰扑扑的纱窗,在雨帘后,世界变得朦胧而明艳。
远处有昏黄的灯火映照着窗户,街道在雨中显得孤寂。左边是熠熠生辉的马路,右边则是雨水积聚在夜色中的凹凸坑洞。江南的雨巷正如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而寂寥的小巷。
想起郑维在《江南的舟影塞北的风》中写道:"梦里却总有一练春水,一剪舟影,总在轻微的摇晃中去触摸水乡与生俱来的恬静与安然。"耳边浮现吴语侬音,咿咿呀呀的社戏声中,戏台洒下暖橙色的光晕。我躺在泛着潮湿水汽的乌篷船里,任船身轻轻摇晃。
听着樯橹与水面碰撞的清脆声响,忽想起那句"舟中吾且作远来客愿吾与舟,化作这泼墨山水画中一笔丹青墨色。"雨停了,带走了一切燥热与沉闷。青砖绿瓦间滴落晶莹的雨珠,在寂静的夜晚奏响滴答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