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一位著名的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上世纪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那段岁月里,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诗歌创作,而是完全沉浸在学术研究中。 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地质勘探者,在浩瀚的古代典籍中探寻着智慧的宝藏。面对困难,他越发坚定;遇到阻力,他更加执着。为了彻底消化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的目光甚至延伸到了文字记载之前的时代,试图为日渐衰落的文化开出一剂良方。 从1930年到1932年,闻先生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他选择从唐诗入手,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常常整日不外出、足不出户,一年四季都沉浸在学问之中。为了追求学术真理,他甚至无暇顾及个人生活,连吃饭睡觉都不规律。 他的书桌上摆满了写满密密麻麻小楷的四方竹纸本,这些字迹整齐得如同一队队列队行进的蚂蚁。经过数年的辛勤付出,《唐诗杂论》这颗学术成果终于问世了。 作为一个学者,闻先生始终坚持"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原则。从唐诗研究转向楚辞校补,他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最终推出了这部心血之作。即便面对赞誉和惊叹,闻先生依然保持谦逊,没有发表任何豪言壮语。 然而,在作为革命家的另一个角色上,闻一多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一面。 在争取民族民主自由的斗争中,闻先生选择了"先说后做"的道路。最初的声音虽然微弱,但随着他在昆明青年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他的声音也越来越坚定和响亮。他呼吁人民站起来反对专制,为实现民主而奋斗。 在写给我的信中,他这样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生动地展现了他作为革命斗士的豪情壮志。 当李公朴先生遇害后,局势变得异常紧张。尽管知道前方危险重重,闻先生还是以大无畏的精神,在集会上严厉指责特务分子,激励大家为正义而斗争。他甚至明确表示:"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始终站在游行示威队伍的最前列,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最终,他以宝贵的生命证实了"言论与行动必须一致"这一人生信条。 闻一多先生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革命事业,他是卓越的文化学者、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为正义献身的英勇烈士。
B2CShop商城系统-多端B2C商城助您快速构建官方商城。B2CShop涵盖后台管理,PC端、H5端、各种小程序端、快速实现全网用户全触达。
闻一多:言行合一的学者与革命家
免费下载

机智鬼GhostSmart
2025-07-21 12:17:02
字数:855
2025-07-21 12:17:02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