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七情六欲,而情绪也潜移默化地左右着我们的人生。蒙田曾说:"心平气和了,看事情就会是另一个样,不然操纵我们的是情绪,说话的是情绪,而不是我们自己。"情绪的宣泄很正常,但真正的"赢家"往往是情绪的"掌控者",他们适时地宣泄却又能压抑住自己的情绪,并让其成为自己的个人成长工具。
观察情绪,探索内涵。什么是情绪呢?在我看来,情绪是人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一种内心感受,其分为积极和消极情绪。它是取得好成绩时的喜形于色;是接受他人的善意时内心的触动;是考试时的忐忑不安;也是亲人去世时的悼心疾首;更是在一次次挫折中跌倒的万念俱灰……这些都是情绪的体现,通过观察情绪,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情绪了解他人的当下感受,还能知晓他人的品格。
感受情绪,感悟人生。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但情绪一直伴我们左右,它就像是我们的影子,阳光所及之处,好的情绪便外露;不见天日的角落,坏的情绪便在内心深处潜滋暗长。情绪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七情六欲的经历,还有我们要领悟的人生真谛。在亲人离世时,它教会我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告诉我们离别的意义;在披荆斩棘的路上遭遇坎坷时,它教导我们"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领悟失败的价值;在见证陌生人的困境时,它教育我们"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明白乐于助人的快乐。这些都是情绪所带给我们的成长的秘籍。
引导情绪,做成长的"掌舵人"。如影随行的情绪时刻在身边左右着我们的人生,然而,若想有一番成就,被动地受情绪支配是完全不够的。纵观历史长河,关羽大意失荆州,周愉因嫉妒而离世;唐太宗却能纳谏,广开言路,铸就"贞观之治";苏轼虽颠沛流离却豁达开朗,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究其原因,无非在于情绪的管控。关羽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陷入情绪化的泥沼无法自拔,最终为自己的骄傲买单;周愉心怀嫉妒,过激的情绪是他死亡的导火索。反观之,唐太宗广为纳谏,掌握"十思"真理,不因喜而谬赏,不因怒而滥刑;苏轼乐观开朗,"一蓑烟雨任平生"尽显豁达。其实无论是李世民还是苏东坡,他们的成功都是恰当地掌控情绪的结果,从而为自己乃至国家的成长引路。
青少年们,前方之路漫浩浩,让吾辈青年追风赶月莫停留,在对情绪的观察、感受和引导中感悟人生、收获成长。让我们先于春风,越过铮铮雪山,迎接春和景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