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博学的老者对我说:"你的书法过于凌乱,有些轻浮,虚出太多,实处太少,你应当学会虚实结合才对。"我点头认同,他随即书写下了三个大字:"思且行"。"思"字稳重而不呆板;"且"字巍然挺立;"行"字苍劲有力,如山间老松,面向朝阳。这三个字浓墨与虚笔相映成趣,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虚实结合的韵味。老先生的手把手教导让我受益匪浅。
生活中的琐事不断提醒我思考的重要性,正如季羡林所说:"人生时时、处处都值得思考"。在同学和玩伴中,我自认为是一个"实在"的人:做事本分认真,待人真诚质朴。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常常出差错,产生烦恼。想到有人比我更踏实可靠,这些烦忧便减轻了许多。
由于重视"实",我也自然与一些人产生了隔阂。在他们眼中,我太过拘谨,缺乏情趣。他们常常用"懒得和你说"、"和你没有共同语言"这样的话来表达对我的疏远。这样的对话让人感到疲惫,而我倾听时也颇感压力。
在我的认知中,"虚"等同于虚假,指那些喜欢耍小聪明、不好好干事的人,或者是懒散不务正业之辈。这些人总是能制造出许多话题,但大多是在抱怨外界条件和诿过推责。有趣的是,他们在某些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他们总能保持天真烂漫的心态,在校园的走廊、树荫下的花园或狭窄的教室巷道中,总少不了他们的笑声。这种无忧无虑的状态让我羡慕不已。
母亲出门打工已有多年,她曾叫我放假时去陪她。我笑着答应了这个请求。 当我见到母亲的那一刻,内心不禁颤动起来:她的眉头爬满了皱纹,面颊瘦削泛黄。她的声音沙哑,不再是我记忆中那个教我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温柔声音。她告诉我今天只上了半天班,并提议带我去工厂看看。 走进幽暗狭长的车间时,刺鼻的油味扑面而来。一些工人正在打扫卫生,旁边站着一个神气活现的中年男人,他正厉声呵斥着员工。看到我母亲迟到,这位主管先是责备她,随后又开始痛骂。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她的工作环境,已经习以为常了。 看着这一幕情景,我不禁默然。母亲的坚韧和付出让我心酸,也让我更加懂得生活的艰辛。
经历了这些事情后,我渐渐明白了"完美人生应当虚实结合"的深意。自己虽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领悟还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