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社会各界对季老先生的关注度持续上升。有人称他为国学大师,有人誉其为国宝。面对外界的种种推崇,季老却淡然处之,毅然摘下了所有的荣誉桂冠。这样的抉择,在当下这个追逐名利的社会中实属难得,令人心生敬佩。
当时人们对这位长者的关注,究其根本,源于他声名远播。此事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世间的许多现象往往显得可笑又无奈。
我手头有一本季老的《谈人生》,早些年翻阅过但未能深入阅读。那时觉得文字太过平实,就像邻家大爷般朴实无华,加之缺乏年轻人喜爱的激情与活力,便将它搁置一旁。推测可能是由于先生本身就是一位恂恂长者,其文章自然流露着老派学者的风格。
近期先生溘然长逝,恰逢任继愈先生也与世长辞。与友人一同追思这两位前辈时,不禁思绪万千。回顾季老的一生,他始终保持着平实知识分子的形象,从不张扬ตนเอง。然而晚年却备受社会瞩目,令人深思:这是不是意味着社会终于认识到他的非凡成就?同时,任老的离世让人们才恍然意识到中国还有一位学界泰斗。
归家后,我重拾季老之书,在小区花园中的木椅上细细品读。周围环境幽静,心灵也随之沉寂下来。这一次阅读,竟让我体会到文字间蕴含的深邃哲理。回想之前未能领悟的原因,或许那时的浮躁使我错过了与这位长者的对话机会。
现在看来,季老正是那样一位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我之前错过了一些珍贵时光,但追随的脚步永远不会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