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与诗歌同行”的主题。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我们的伟人毛泽东曾发出的豪迈壮志。作为一位杰出的革命家,毛主席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新中国成立前那段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在他和中国共产党遭受敌人追击的艰难岁月里,他依然乐在其中地创作诗歌,用诗词抒发胸中抱负与情怀。
在他的笔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展现的是北国的壮丽雪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描绘出秋日的绚烂多彩。而在他的词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我们更是看到了一位民族领袖的气魄与远见。试问这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诗篇更能振奋人心、涤荡灵魂?
正如我国著名诗人屠岸所言:“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就会缺乏精神上的丰富和优雅;就像一座花园里没有了百花齐放,就失去了勃勃生机。”这句话让我深感共鸣。读一首好诗,仿佛聆听一曲动人的乐章,又如沐浴徐徐的清风,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与滋养。
谈到中国的诗歌,我们不得不提起那些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有明末才女柳如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现代作家三毛,建筑学家林徽因,以及文学大家张爱玲...
读李清照的《醉花间》,让人仿佛置身于荷塘之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的词句婉约柔美,恰如一朵绽放在心间的白莲。
品读林徽因的诗作:“你是四月早春里的一缕光,你是头顶上空的那轮明月。”她的文字清新淡雅,仿佛一位发梢上点缀着朝露的佳人。
而张爱玲的笔触则似盛开着国色天香的牡丹:“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她的诗句既深刻又富有哲理,在繁华中映照出人性的真实。
中国的诗歌正如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但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却忽视了这份文化瑰宝的存在。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我们守着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山,却不自知;甚至为了一时的享乐做出了违背良知的事情。”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遗憾与悲哀。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诗词的魅力。让诗歌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与诗歌同行,共同绽放这份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