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随着肉体的消逝而终结,思念成为追悼的方式。在记忆的碎片中,我拾起了父亲的身影,将它拼凑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从小,我的生活在外婆家度过,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七岁那年,我们回到了暌违许久的家中。那时的父亲,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却仍像一座难以亲近的大山。
他有着军人般的作风和脾气,对家中事物事事苛责。每晚六点准时开饭的规定成了家中的铁律。一次因烹饪耽误了时间,父亲整夜都坐在太师椅上,那庞大的身躯仿佛一个生锈的锅炉,随时可能喷发。
我学会了谨小慎微地生活,在他的规矩下循规蹈矩。记得那天汽车晚点,我回家时已六点半。徘徊在门外的身影终是被他发现。我以为灾难将至,却见他轻拍我的肩膀,那严厉的面容竟露出一丝柔软。
学业加重后,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父亲的规定也渐渐流于形式。可他仍会在太师椅上摇晃着庞大的身躯,等待我和母亲归来。那身影,仿佛成了一盏永远为我亮着的灯。
时光流逝,终有一天,那熟悉的身影在太师椅上消失了。病魔无情地带走了父亲,却带不走他对家人的牵挂。母亲依然保持着每天六点开饭的习惯,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沉淀着对往昔的怀念。
每当夜深人静,仿佛还能听见他昔日的呵斥声回荡在耳边。那个脾气暴躁、固执的父亲,其实早已在某个瞬间露出了柔软的一面。原来在他那闸门般的嘴后,藏着一句未曾说出口的话:"孩子,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