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故事发生在前秦时期,当时统一了北方的苻坚决定南下攻打东晋。
公元383年,苻坚亲率大军号称百万,意图灭亡东晋。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东晋任命谢石为统帅,谢玄为先锋,率精兵八万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占领寿阳后,苻坚亲临前线视察。他听从苻融的建议,决定派降将朱序前去劝降东晋。
在与谢石的会面中,朱序暗中提供了秦军的军事部署,并建议晋军趁着秦军主力尚未到达之机,突袭洛涧。谢石采纳这一建议,率军偷袭秦营,大获全胜。
苻坚得知战败的消息后急忙登上寿阳城头观察敌情。正值寒冬阴沉之时,远望淝水江面灰蒙一片,只见战船林立,晋兵士气高昂,队列整齐严整。
随后他转向北方的八公山望去,但见群峰起伏,晋军大营扎在山脚之下。一阵北风过后,山上草木晃动,在阴霾天气下显得格外诡异。
苻坚不由自主地说道:"看来晋军确实难对付啊,怎么能说是弱兵呢?"此言道出了当时秦军上下对形势的误判。
后来,苻坚轻信谢玄之计,下令让军队稍作后撤。不料此举引发秦军自乱,最终导致惨败北归。
这场战役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被广泛传颂。
这样的改写既保留了原文的核心内容和历史背景,又采取了全新的语言表达,并严格遵循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