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仲秋,大诗人刘禹锡正行旅在转任和州的路上。夜幕初垂,他投宿于一客栈。
月华如同一层轻柔的薄纱笼在这片土地上,周遭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空灵之气。刘禹锡心念一动:"往日多次观赏过的洞庭湖,今夜何不登高远眺一番?"想着,他便起身凭栏。
明月之下,浩瀚的洞庭湖水竟显得如此清澈透明,与秋月的清辉交相辉映,更显出一份宁静谧然。波光粼粼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泛着柔和的光泽,带来一种安宁祥和之感。
诗人不禁自嘲道:"往日只见其浊浪排空、气势汹汹之景,今日方知风波平息时的宁静美好。"他不禁莞尔一笑。
诗人的目光从广阔的湖面收束到远处君山的一点。在银色月光的映照下,洞庭山愈发青翠欲滴,与澄清如镜的湖水相映成趣。但见山水一体,宛如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置于白银盘中。
这一刻,诗人诗兴大发,挥毫写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