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包括农业文化、宫廷文化、诸子百家思想以及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花神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除夕节和腊八节等等。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关于除夕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是这样的:
相传,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名为“夕”的凶猛怪兽,常常在夜晚出来伤害人类,使得人们不得不四处躲避。每当除夕来临,“夕”总会再次出现,残害百姓。 这一年,除夕夜前夕,桃花村的村民准备逃往深山避难。这时,一个英俊的孩子来到村子里,他有着浓眉大眼和红扑扑的脸蛋,看起来十分可爱。这个小孩来到村子东头,询问一位老婆婆为何如此惊慌。老人向他讲述了“夕”的故事,并劝他一同上山躲避。然而,孩子却笑道:“婆婆,请您放心,我叫‘年’,今晚就由我来保护您,赶走‘夕’。” 尽管老婆婆再三劝说,孩子依然坚持留下。最终,老婆婆无奈地独自上山躲避。
到了半夜,“夕”果然闯入村子。它发现村里的气氛与往年不同:在村东头的老婆婆家门前贴着红色的大纸张,屋内烛火通明。“夕”感到异常恐惧,发出一声怪叫并准备冲进去。就在这时,院子里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爆炸声,“夕”被吓得不敢再向前移动。 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门开了,身披红袍的孩子——“年”,大笑着走出屋子。“夕”见状狼狈地逃走了。
第二天,村民们回到村子,发现一切安然无恙,惊讶不已。后来,老婆婆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并带他们来到自己家中。只见门上贴着红色纸张,院子里还有一堆未燃尽的竹子正在“啪啪”作响,屋内的红烛仍然发出微弱的光芒。大家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年”用红色、火光和炸响吓退了“夕”。 为了感谢“年”的保护,村民们纷纷前往他家拜谢。“年”除掉了“夕”的这一天,便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除夕节。
这就是关于除夕的传说,故事流传至今,讲述了人们如何通过智慧和勇气战胜恐惧,迎接新年的到来。希望这个故事能让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