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砍了还可以再生;草,烧了还可以再长;花,谢了还可以再开……悬崖上的一棵松树茁壮地成长,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然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
学了《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后,我的感受很深。作者通过飞蛾、香瓜子和自己的心跳,生动地展现了生命的宝贵。文中的飞蛾,虽然生命仅有短短的九天,却在被捕获后依然拼命挣扎,那是一种何等强烈的求生欲望!它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生命是如此神圣,值得我们去珍惜。
本文的作者是由杏林子改写为一个极其热爱生命的人。她本名刘侠,生长于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在十二岁时,她不幸罹患了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使她的手脚肿痛、行动不便。然而,在十六岁时,因信仰基督教,她在心灵上找到了寄托,逐渐改变了对生命的消极态度,并开始珍惜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杏林子这样热爱生命的人。他们或许是一线辛勤培育学生的老师,或许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护士,或许是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警察叔叔……正是这些人,在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命熠熠生辉。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感受是:虽然生命短暂,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绽放无限的价值。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在于:尽管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却可以通过身边那些平凡而细小的事,体现出生命的真实价值和意义,使它焕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样,我们才能活得更加有意义,让自己的生命充满光彩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