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孔孟之道、儒家道家思想铸就了独特的文化根基。然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仍存世间,这或许源于人们对心灵之美的误读。
暂且不论这些言论背后是否有真诚的情怀,重要的是:他们是否真正经历过在物质与精神之间艰难抉择?当生存与情感受到重创时,谁还有闲情逸致去吟诗作赋?只有当生活赋予人深刻体验,才会懂得写作的非凡意义。
古时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赞美,实则揭示了人们更看重外在美。未见其人的王熙凤,仅闻其声便能让人对其形象产生深刻印象,这正是第一印象的力量。试问:哪一个文人雅士愿意在青楼寻找无貌而有才之女?哪个男子不期望娶到既端庄又有学识的佳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先求外美再觅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