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抹白糖,龙舟竞渡喜洋洋。
这首儿歌承载着我童年的欢乐回忆。每当唱起这首歌,就意味着可以一边玩耍一边享受美食啦!
农历端午前夕,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地准备包粽子,我们家也不例外。这一天,奶奶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而我还总是在她身边帮忙打下手。
每次包粽子时,奶奶总是手法麻利:左手稳稳地持着粽叶,将其卷成一个圆锥形;接着用右手抓起一把米,填满这个绿色的小坑。随后,她再熟练地用棕叶将锥体裹紧,最后用一根细长的芦苇叶扎牢。
我则在一旁"指挥":这边包豆沙馅的,那边包肉粽的......奶奶总是微笑着按照我的吩咐操作。待粽子包好后,我又迫不及待地把它们串成一串串精巧的小物件。可惜的是,每当我这样忙乎时,往往会在凳子上不知不觉地打起盹来。
第二天清晨,爷爷总会早早地喊我起床,一起去田埂上采艾草插在门窗上,他说这是为了驱赶蚊虫和辟邪保平安。
端午的早餐自然是粽子。当我用筷子叉住粽子蘸上白糖时,那香甜的气息总让我食欲大增,一口气能吃好几个呢!
餐桌上还摆着咸鸭蛋、新鲜的鸡蛋以及妈妈买的绿豆糕,这些美食足够我们全家美美地饱餐一顿。
奶奶还会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在我手腕上系出好看的图案;同时,她亲手缝制的各色香囊也必定要挂在我身上,这才允许我出门玩耍。
中午的饭菜同样丰富多彩。除了鱼肉荤食外,餐桌上还有糖拌西红柿、清炒苋菜、凉拌胡萝卜、红烧虾仁和切成半的西瓜。妈妈说这些都是为了呼应"五红"传统。
我喜欢端午节,不仅因为这些美食和游戏,更因为爷爷讲的故事太过迷人。从吴国大将伍子胥到越王勾践,从东汉烈女曹娥到楚国诗人屈原,这些故事仿佛让整个节日都充满了神奇色彩。
我爱端午节,它不仅带给我快乐,更让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