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正是造林绿化的最佳时机,上周六我国迎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今年学校未组织集体植树活动,一方面是因为校园绿地已基本完善,另一方面校外绿化工作已纳入规划、合理布局,我们难以施展拳脚。那么在这样的日子里,作为莘莘学子的我们,又能为绿化事业贡献怎样的力量呢?答案就在于一个"爱"字。
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尤为重要。我校荣获江苏省首批绿色学校称号,园内现有近百种不同植物,绿化覆盖面积达19126平方米。这些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清新、舒适的学习工作空间。每一株花草、每一片绿叶都凝聚着园艺师们辛勤的汗水与无限的心血,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绿色财富。
爱树即是珍视生命。众所周知,地球上有了绿色植物才有生命的萌发。从人类原始祖先古猿的诞生,到进化为现代人,这段漫长的历程中至少有百万年是在森林中度过的。可以说,人类正是在绿色的摇篮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林间缭绕的雾气、此起彼伏的鸟鸣虫吟、繁茂的野草花卉以及生机勃勃的飞禽走兽,无一不在陶冶着我们的祖先,使他们变得愈加完美。
现代社会中,"游戏机综合征""儿童孤独症""高楼综合征"等新式病症在青少年群体中频频出现;成年人则面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诸多健康问题。这些令人揪心的状况无不折射出绿色环境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守护生态环境、营造绿色家园,不仅关乎环境保护,更是对生命的珍视,是回归自然、找回人类本真天性的过程。
爱树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放眼世界各个角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哪个民族不将植树造林视为每年最重要的事业?在我国大江南北,不管城市乡村还是企事业单位,无不制订详尽的绿化计划。从国家领导人的率先垂范到普通百姓的自发行动,几乎每个人都能与树木结下不解之缘。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种树已成为人生重要时刻的仪式:婴儿呱呱坠地时要栽"生命树",学龄小儿入学时要有"求知树"相伴,成年礼上植"青春树"为证,大学毕业之际种"成才树"立志。法国巴黎更有这样动人的传统:一对新人结婚之日也要在庭院中种下一棵"同心树"。可以说,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与绿色同行,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印记。
爱树更是一种崇高品质的体现。虽然大家都向往绿色环境,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自觉维护这份美好。只有内心真正具备公德意识、心系他人的人,才能مياه为创建良好生态环境而主动献力。试问一个自私自利、对社会和人群缺乏关怀的人,又怎能体会到一花一木的珍贵?
植树造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子孙的伟大事业。让我们从小培养爱绿护绿的环保意识,在心中种下绿色的种子。这种绿色教育和环保理念的熏陶,不仅能让我们的天性更加纯美,更为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汇聚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