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铭刻于心的历史事件。今年暑假,我有幸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亲身感受了那段令人心痛的苦难历史。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后,在此地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规模屠杀、抢劫与反人类暴行。多达30万名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残暴地杀害。一进入纪念馆展厅,映入眼帘的展品令人震惊不已。据讲解介绍,馆内每颗小石子都象征着一位遇难的灵魂,而展柜里数以万计的石子,竟然还不足30万人。这段历史已然超越了简单的数字概念,成为了一个民族永远的伤痛。
展厅中陈列的各种物证令人不胜唏嘘:日本军官的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战时细节,那些曾经犯下的罪行随着钢笔字迹浮现眼前;受害者的供词记录纸张泛黄却依然清晰可辨,每字每句都在控诉那段黑暗岁月;还有在日军掩埋点挖掘出的累累白骨,以及当年屠杀时使用的残酷武器——机枪与军刀。特别是当我注意到两位日本高级军官的照片时,在他们脖颈处留下的两道深浅不一的划痕引起了我的注意...
纪念馆广场上矗立着一组令人揪心的雕塑:一位母亲紧紧搂抱着她死去的孩子,面容凄楚,悲痛欲绝。底座上的镌刻字句控诉般地写道:"丈夫已死,孩子也去了,我为何还要苟活于世?"这一幕让我深刻体会到当年南京百姓在水深火热中的绝望与无助。
展馆的结尾部分,几只洁白的和平鸽振翅飞翔,象征着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历史的警示告诉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须臾不可松懈,铭记历史真相,守护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