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们一行人专程前往陕西临潼参观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这也是此行的主要目的地。
一上车,导游就开始介绍临潼的地名由来:它位于潼关附近。接着,她还向大家介绍了临潼的三大特产:首先是陕西著名的石榴,其次是火晶柿子,当地人也称为"一口糖",味道极其甜美;最后是品质优良的蓝田玉。导游特别提到,火晶柿子是由当地果农通过将柿树与枣树进行嫁接培育而成的。
我们的大巴在单行车道的高速路上欢快地行驶着。导游自豪地介绍说:"我们现在行驶的这条高速公路是80年代由著名企业家李嘉诚投资修建的,他享有30年的股权,到期后归还陕西省管理。尽管现在道路仍在不断拓宽,但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车流量需求。
9:10时,我们顺利抵达兵马俑景区。稍作休息后,大家购票跟随导游进入第一个检票口。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绿树成荫的公园。沿着铺满方形青石的小路步行约10分钟,我们就到了第二个检票口。通过安检后,一号、二号、三号兵马俑坑和车马展厅展现在眼前。
在与博物馆专职导游简短交流后,我们首先参观了被誉为"青铜之冠"的秦陵铜车马展厅。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由于文物保护需要,展品处光线较暗,以防止文物因氧化、风化而损坏。
随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一号、二号、三号兵马俑坑,这些都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坑。
在参观过程中,导游向大家讲述了兵马俑发现的故事:70年代,当地一位姓杨的农民在浇地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兵马俑的头部,他立即上报给了文物部门。这个重要发现使得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得以重见天日。这位杨姓老人现在已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荣誉馆长,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的家乡也因兵马俑景区而脱贫致富。
有趣的是,当地村民过年时会贴这样的春联:上联"翻身不忘共产党",下联"致富不忘秦始皇",横批是"感谢老杨"。这充分体现了当地人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发现兵马俑的那位农民英雄的敬意。
说到兵马俑的价值,导游还告诉我们一些有趣的故事:在兵马俑被发现之前,附近的村民曾用珍贵的秦砖来垒猪圈,而一些见利忘义之徒也在80年代偷盗兵马俑头部出售。其中有两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因监守自盗,最终被处以极刑。
导游还幽默地用陕西话调侃道:"俩人用人头换俑头,结果都没换成。看来说这兵马俑多值钱啊!"
参观结束后,那位帅气的专职导游还提醒大家在景区外注意鉴别蓝田玉真伪,并推荐了一些品尝当地特色小吃的好去处。
11:40,我们在景区餐厅用过午餐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兵马俑博物馆,结束了这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不过,回程途中传来的一则新闻让我们心情沉重:今天上午,在邻近的商洛地区发生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导致多人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