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晶莹剔透的长粒糯米煮得泛黄,里面包着豆沙或枣子的陷料。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地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竹叶上沾满了水珠,也沁入了一丝诱人的米香。
一口咬在粽子上,满嘴便充满了浓醇的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料。那甜而不腻的口感,混合着枣或豆沙的香甜,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沾着糯米,像只小花猫。妈妈见了总是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以为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角一抹干净,便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在床前慢慢挪动步子,从枕边的针线筐里取出几个精致的香囊。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爱,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亲手缝制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的。
外婆的手艺特别好,会做很多种图样:有憨态可掬的小鹿、威风凛凛的老虎、机灵可爱的蛇和壁虎;也有璀璨夺目的太阳、皎洁明亮的月亮、闪闪发亮的星星;还有绚丽多姿的花花草草和心型图案。虽然这些香包或许称不上惟妙惟肖,但绝不逊色于街上卖的那些。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里草药的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最珍爱的饰物。于是,我的衣襟上总是挂满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香包,仿佛天女散花一般惹人注目。大家都笑话我臭美,但我全然不在意,依然"孤芳自赏"。
现在时光飞逝,我已经走过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了,外婆也离开我们很久了。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这一项。没有外婆亲手缝制的香包庇佑,我依然平安健康成长着,一天又一天。
但每到临近端午,心中总觉空落落的,那种对外婆的思念越加强烈。怀念那些承载着外婆满满爱意的香包,怀念那个温暖我童年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