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但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让我想到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位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位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他让路。但列宁却亲切地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
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那位女工上楼,才继续下楼。
这不正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吗?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我并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让我们产生误解: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因此,我们可以为自身些许不文明的行为而自责;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不会因此成为伟人或名人。
我们不但需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更需要每一个人都能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映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一个人的文明行为不仅关乎自己的形象,更影响着整个群体乃至国家的形象。
举个反例:清朝时期,李鸿章因个人行为失当,在外国使节前跣足示弱,这不仅令他自己感到羞愧难当,也给大清王朝蒙上了永远的耻辱!
这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文明礼仪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再举个积极的例子: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当我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我最感激的是那些教我如何做一个有礼貌、有道德的人的老师。正是他们的教导,让我养成了受益一生的良好品质!"
这番话让我深受启发: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然而,光是知道这些道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付诸行动。
从今天起,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1. 主动问好
2. 礼貌用语
3. 不随地吐痰
4. 主动让座
5. 文明用餐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修养。
同学们: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做到讲文明、懂礼貌,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